酒精灯燃烧后什么也没有留下,难道物质从世上消失了吗?思考:一、质量守恒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3、能从分子——原子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4、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任务一: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仪器:天平、试管、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试剂(药品):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教师点拨•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以“水的通电分解”为例化学方程式:2H2O==2H2↑+O2↑通电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中的变与不变(1)一定不变(6个)宏观(3个):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3个: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2个)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2个):分子总数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2MgO22MgO镁+氧气氧化镁反应图示:原子数相对质量氧原子:2镁原子:2氧原子:2镁原子:224×2+16×2=802×(24+16)=80反应前后质量相等课堂练习一1、已知物质A和物质B完全燃烧得到物质C,现有12克A和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是克。2、已知物质A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物质B和物质C,当一定量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A和44克B,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是克。44100•3、3g碳在10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A、大于13gB、小于13gC、等于13gD、以上都可以•4、已知反应A+B=C+D,且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2:5,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1g,则消耗反应物A的质量是()•A、0.6gB、1.5gC、0.8gD、0.4g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是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C期中考试题典题分析•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