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网址http://jiaoxue5u.ys168.com/(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做太阳系模型一、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2.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二、教学准备1.在教室里和操场分小组教学。2.材料: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计太阳系模型。1.谈话:根据上节课得到的有关太阳系家族成员的信息,说一说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学生汇报后组织大家在教材第43页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主要成员的位置顺序关系图。3.提问:如果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太阳系资料做个太阳系模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4.学生分小组举行深入讨论交流。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从八颗行星模型的布局、模拟材料选择以及行星模拟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等三方面进行总结。6.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1)如果要对九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如何处理?(指导学生认识到需要按照比例来缩小。)(2)如果要综合利用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九大行星的赤道数据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如何处理呢?(指导学生认识到比例要一致。)(3)处理数据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如果兼顾体积和距离两个数据是不可能在桌子上完成这个模型的建立工作,其中的原因在教材说明部分已经有过描述,这里不再复述。)(4)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可以怎么做?(指导学生认识可以分别处理两类数据,做不同类型的模型。)7.指导学生按照大小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体积大小。如果以水星模拟大小为0.5厘米直径的圆球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拟的大小分别为1厘米、1厘米、0.7厘米、14厘米、12厘米、5厘米和5厘米。8.指导学生按照距离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远近数据。如果以水星到太阳模拟距离为0.6厘米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到太阳模拟距离分别为1厘米、1.5厘米、2.3厘米、7.8厘米、14.3厘米、28.7厘米和45厘米。解压密码联系qq1119139686加微信公众号jiaoxuewuyou九折优惠!淘宝网址:jiaoxue5u.taobao.com免费下载网址http://jiaoxue5u.ys168.com/(二)制作太阳系模型。1.讲述在室内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步骤:(1)参照一定比例将各色橡皮泥或准备的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