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和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显微镜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示结合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经历模拟眼睛成像的实验过程,认识眼睛的成像原理。通过阅读讨论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可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通过对照相机实物的观察和实际操作,了解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和拍照的大体过程。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了解两者的功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能主动用所学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器具,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学情分析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学生们对凸透镜成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学生们对这些比较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学习应用效果比较好,我通过视频和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无力在生活中的神奇。3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知道怎样矫正和保护视力;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和原理。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大家知道,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要注意眼睛的卫生。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板书:3.7眼睛与光学仪器复习: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二)新课教学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教师:眼睛的作用跟凸透镜一样,可把物体的景像投影到视网膜上。你了解眼睛的结构吗?你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吗?现在,有部分同学带有近视镜,你知道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吗如何矫正呢?1)指导学生观进行交流讨论,了解人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来自物体的光→角膜→水样液→瞳孔→晶状体→一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类比: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想一想:眼睛看物体符合凸透镜成像的哪一条规律?让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板书: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①人的眼睛看物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请一个同学在教室的最前排和最后排看黑板上同一个“许”字。请大家思考一下,人要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到底什么在变化?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回答。板书:②人的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靠晶状体的调节作用。2)近视眼、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