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3:了解声音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2: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2: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2学情分析本节是学生真正开始接触到物理学的第一个分支——声学,在完成了第一章后,学生喜爱物理,乐于进行物理相关现象和知识的思考,对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很高,在其后的学习中要继续调动学生热爱物理、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恪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物理知识的应用奥妙.3重点难点声音的产生及条件: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通过常见的乐器发声引入课题,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三个内容: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3.人怎样听见声音新课教学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通过使纸发声的活动进行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体验手摸喉咙处,感受手摸音叉感受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发声的音叉使水四溅来验证学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猜想。并由老师给出声源的定义,再由练习巩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方式多媒体演示:声波的形成。(2)声音的显示实验:用话筒和示波器显示声波。(3)、声音的传播条件我们周围的物体有气体、液体和固体。我们已经知道气体可以传声,下面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对你的问题作出猜想。学生会提出:“液体和固体能传声吗?”和相关猜想。请:设计实验或说出生活中的现象:证明你的猜想。让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提出:真空可以传声么?『演示实验』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最后再让玻璃罩内进入空气。让学生听声音的变化。(最后,后面的学生听不到声音,而第一排的学生却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航天员到达月球后,他们是如何相互交谈的?(同学相互交流方法的可行性)(4)、声音的传播速度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