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翻译过程的Flash动画。2.检查学生翻译剪贴画材料准备的情况。学生:以八个人为学习小组,用各色彩纸按教材图4-6剪出一个核糖体、几种氨基酸和5个三叶形的tRNA,并准备双面胶和50cm×50cm的白纸一张。[情境创设]教师: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mRNA合成之后,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学上把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但是我们知道,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上有碱基与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吗?学生:没有。教师:是什么把mRNA和氨基酸联系起来的呢?它们有什么对应关系呢?这好比我们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时查阅英汉词典,正是借助于英文词与汉字的对应关系,我们才能将一篇英文翻译成汉语。而信使RNA上的碱基只有四种(A、G、C、U),那么,这四种碱基是怎样决定蛋白质上的20种氨基酸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学的方法来推测。[师生互动](二)遗传信息的翻译教师: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RNA有四种核苷酸,四种碱基AGCU,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请各学习小组把推理过程写出来。学生的逻辑推理:(用银幕展示)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4种,41=4,不行。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14种,42=16,不行。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64种,43=64,足够有余。教师:同学们推理得真好!其实同学们所做的也就是破解遗传密码过程的一步。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信使RNA的三个碱基决定即三联体密码子。也就是说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作1个密码子。美国年轻的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和同学用人工合成方式,首先阐明了遗传密码的第一个字——UUU,即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1967年科学家已将20种氨基酸的密码全部破译。银幕出示密码表并结合思考和讨论三(课本P65)。各个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总结讨论结果。银幕展示如下:教师:讨论到这里,请同学们想一想氨基酸是在什么场所合成的?1.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脯氨酸。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这一事实说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或者生物都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或者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3.从密码的简并性我们能认识到:如果密码子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