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阿长与《山海经》教学目标课题阿长与《山海经》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惶急、诘问、渴慕、疏懒、震悚”等词语。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刻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改名为《朝花夕拾》,共十篇,本文是第二篇。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对鲁迅幼小的心灵影响很大,所以鲁迅对她的印象很深,晚年专门写了此文来追忆她。读准字音骇(hài)掳(lǔ)孤孀(shuānɡ)惶急(huánɡ)诘问(jié)疮疤(chuānɡbā)渴慕(mù)粗拙(zhuō)霹雳(pīlì)陆玑(jī)惧惮(dàn)憎恶(zēnɡ)懿(yì)辟头(pī)悚(sǒnɡ)辨清字形理解词语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絮说:絮絮叨叨地说。惶急:惊慌急迫。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比喻不易捉摸。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诘问:责问。渴慕:非常思慕、渴望。霹雳:原指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文中指“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震悚:因恐惧而颤动。文中是震惊的意思。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大家还记得给少年鲁迅讲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吗?这个“长妈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和童年时期的鲁迅还发生了哪些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长与〈山海经〉》,来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写了“长妈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