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指导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二、阅读体验1、畅言读后感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学生畅言读后感。2、精彩片段赏析1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1)学生圈出吸引自己的片段或句子或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2)学生交流自己的赏析。示例:“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预设:由于作者勤奋好学,所以他符合科学原理的幻想成为他别具一格的特色,当今社会海底潜艇与深海漫步已不单单是幻想。由此可见具有创造力且符合科学的幻想,始终引领预示着科技的发展。三、归纳总结师:从刚才同学的赏析中你能归纳出这部小说的特点吗?学生归纳,教师作预设性总结:(1)科学:①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识,一一体现了出来。②为我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