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上海市崧泽学校孙丽容【单元主题概述】《月夜》为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教材,出自第二单元《自然----孕育艺术的乳汁》第六课内容。旨在通过听、看、唱、奏、画、舞等形式感受自然界的各种物象与艺术作品的完美结合,使学生从中体会音乐、舞蹈、图画、诗歌等艺术形式所表达的自然景观与艺术家的情感抒发,由此逐步认识到艺术家们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完美融合来呈现生活。《月夜》共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多彩的月夜曲”——通过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月夜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第二课“月夜诗歌”——以欣赏《念奴娇过洞庭》、《秋湖月夜》为主,体验艺术家对自然的敬意与陶醉;第三课时“春江花月夜”——以学生活动为主,观看舞蹈、配乐朗诵、诗歌等学生在加深对传统艺术中的“月夜”感受之外,同时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感受自己心中的月夜之美。【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欣赏能力,他们自我意识强,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特性又都处于巅峰状态,心理日见呈现成人化倾向,课堂上的艺术体验活动经常不够积极;对艺术表现力欠缺,在对艺术作品唱、弹、奏、演等不注重投入情感;需要老师调动、激发其热情来进行艺术的创作与表现。【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本单元的主旨是通过学习一系列经典月夜题材作品,领悟到月夜蕴藏的无限自然美和艺术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艺术的多元性的优势,以器乐、歌唱、美术、舞蹈、诗歌等多形式的表现语汇来丰富艺术的载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单元拟通过各种艺术的碰撞,让学生了解艺术、了解人文,并且通过多感官艺术实践活动,加深对单元知识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努力让学生们学会合作,并提供机会给学生展现各自的特长,提升学习的兴趣。【单元教学目标设计】11、通过对“月夜”题材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抒情性,与音乐美的特征,从而产生亲近大自然,亲近艺术的情感体验。2、经过不同的“月夜曲”作品体验交流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从而初步感知描绘月夜作品的特征。3、初步了解作品背景,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现月夜曲。【单元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课时学习内容与要求第一课时“多彩的月夜曲”1.通过对“月夜”题材的作品欣赏,感受音乐描述月夜的意境美,体验音乐与画面的有机融合,体验到作品抒发的对祖国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从而产生亲近大自然,亲近艺术的情感。2.初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及人文背景,通过“月夜曲”交流比较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