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内容;全面把握民族复兴梦;知道新时代、新征程的内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民族复兴梦和新时代、新征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感到自豪;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复兴梦。教学难点:新时代、新征程。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2017年度优秀歌曲推选活动”入选的20首精品歌曲之一精准扶贫主题歌曲《山杏花开的时候》描绘了老百姓看到扶贫干部在山杏开花的春天来到了自己的村子,带领乡亲们修路架桥,把山前山后的山杏都运出了村子,卖到全国各地。“山杏花”这一形象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春光无限、丰收在望的美好场景,象征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思考:歌曲《山杏花开的时候》反映了人们的什么心声?教师总结: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族复兴梦(一)中国梦的追求1.材料呈现: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的情况。“十三五”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一定要抓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978年134元343元2016年9598元38656元2.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提示:我国现在的小康存在不平衡现象。3.教师总结:(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百年梦想插上了腾飞翅膀。(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中国梦的内涵1.阅读教材第106-107页“探究与分享”。2.问题: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3.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