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材分析细胞呼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以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为其结构基础,以酶、ATP、内环境、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为物质基础,以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为能量基础。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呼吸作用的过程,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有氧呼吸,其中,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教材没有系统介绍,但这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点考查的内容,所以需要适当分析。第二课时为无氧呼吸及总结出呼吸作用的概念。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理解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③说明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和联系;④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⑤进行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2.能力目标: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②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与利用能力;③通过讨论、展示与点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④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探究与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②通过实例分析,增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的过程、难点:1、实验设计过程2、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四、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二氧化碳的鉴定等操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鉴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区别,其实验装置应该如何连接,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比较;2.学生探究与展示——暴露学习盲点,突现学生的成功之处;3.教师点评——抓住学生自学探讨中的盲点、问题点,弄清问题本源;4.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师、学生展示、交流与素材补充。5.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