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各特征间有怎样的影响和联系,学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具体操作。本章节是必修三中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入门章节,在教材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出其原因。(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2、能力目标:(1)通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实验学会本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间的探究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及勇于实践的能力和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种群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2、难点: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是很刻苦很努力的,但由于教学条件和老师观念影响,对实验探究的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课课时可以根据本地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组织及完成教材要求完成的探究实验――<调查草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并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进行科学实践的精神。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法、小组讨论、尝试诱思。2、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材要求的探究实验。六、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完成预习及相关导学案,总结出疑难问题带问题去上课。(2)课代表完成合作小组的分划,并指定出合小组的负责人。2、教师准备:(1)备课及教案学案的准备。(2)小组的分划及实验场地的选定。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抽查学生预习学案中的有关设置的问题,及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及不解的问题,为上课做好准备工作。展示学案,接受老师的检查(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重点强调高考说明要求。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种群的概念,那什么是种群呢,你能不能举例来说明呢?那前面我们学习过有前人体的稳态,知道人体或一个生物体要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来维持人体或是生物体的稳态,做为种群或是生态系统是不是也象人体或是一个简单的生物体一样有自己特有的基本特征呢?如果有,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