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太空一日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感知内容,理解关键句;3.反复诵读本文,体会作者文章感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重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重点)导语设计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背景。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炽热(chì)轮廓(kuò)模拟(ní)遨游(áo)严谨(jǐn)稠密(chóu)瞬间(shùn)概率(lǜ)烧灼(zhuó)五脏六腑(fǔ)千钧重负(jūn)耐人寻味(nài)惊心动魄(pò)2.介绍写作背景。教师介绍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目标导学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教学提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大屏幕展示神舟五号发射、回收等几段精彩视频。小组合作,同桌交流。【学法指导】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我看到了什么在太空中神秘的敲击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2.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2)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些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4.“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现象?(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5.“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部分中,令“我”“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