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彩色的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彩色的梦》是当代诗人高洪波创作的一首美丽的儿童诗歌,讲的是“我”有一大把彩色铅笔,“我”用他们编织了一大把彩色的梦。梦里有大块绿色的草坪、大朵红色的野花、大片蓝色的天空,还有葱郁的森林里的雪松、唱歌的小鸟、美丽的小屋和又大又红的太阳……多么美丽的梦境,多么奇妙的想象。我用两课时教学本文,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诗歌的第一节。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3.运用诗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教学难点仿照诗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磁性小黑板,学生准备一幅画——我眼中美丽的大自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认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2.复习“彩”的书写。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在第一节中彩色的梦是指什么吗?二.学习2——4节,朗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2~4节,想想作者用彩色的铅笔都画了什么?2.交流。3.学习第2节(1)出示第二节,指名读,彩色的铅笔脚尖滑过的地方出现了什么?(2)交流,依次呈现画面:草坪、野花、天空,感受色彩美——绿、红、蓝。(3)结合图片理解“透明”,指导朗读,试背,相机板书“美”。(4)仿写句子:(大片)的(油菜花),(黄了),(黄——得——发——亮)!4.学习第3节(1)出示第3节,欣赏了绚丽多彩的画面,我们再去茂密的森林看看吧!指名朗读。(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位听,说说理由。(3)交流。第一句:a.指名读,说喜欢的原因。b.通过往画面上贴“雪松”,理解葱郁的意思,抓住“拉着手、请”感受大自然的和谐。c.指导朗读。第二句:a.指名读,说原因。b.抓住“结”,感受画面的美妙,想象:太阳还会结在哪里?小屋的烟囱上还会结什么?c.齐读。(4)配乐朗读,相机板书:妙。(5)仿写:在()的(沙滩上),()拉着手,请()留下歌声。()的(海面上),结一个()的(太阳),又()又()。5.学习第四节过渡:看来,你们的铅笔跟小作者的一样神奇,都为我们描绘出了许多美丽又奇妙的景物,真是可爱的精灵啊!那这些精灵还会创造出什么呢?(1)出示第四节,男生齐读。(2)“我”的彩色梦境里还有什么?想象一下紫葡萄跟谁在“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