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学设计连菲菲教材分析:这是义务教育课程部编教材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组园地中阅读文章。课文语言简洁,通过川川的刨根问底,向孩子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学生对于识字和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自主识字能力较强,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说,在这两方面,学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欲望。教学目标:1、会认“质、勘”等10个生字,会读由生字组成的10个词语,会写“册、岩、厚、埋、质”。图文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1-10自然段,读好人物对话,尤其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情朗读人物对话,了解“书”中内容。2.理解“刨根问底”。难点:理解第10自然段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看书吗?最喜欢看什么书?(抽生回答)师:看来孩子们都很爱读书。你们知道吗?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它能带我们环游世界,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设计意图:课前师生简单交流,即使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开端,又串起了下面的学习活动,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创设情景,疑问导入1、揭题师:今天,咱们要和一个叫“川川”的小朋友一起去读一本最大的“书”。(指课题,齐读课题)2、师板书,生质疑。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预设:1、最大的“书”是什么?2、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3、“书”为什么要加引号?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疑问导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家真能干,能提这么多问题。有些问题对我们学习课文还真有不少帮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赶紧拿起课文来读一读。1.同桌合作学习合作任务:(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不会读的地方请学习小伙伴帮忙;(2)合作交流:“书”为什么要加引号?2.检查反馈:开火车认生字----生字宝宝去掉拼音之后你会读吗?组词,小老师领读。---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