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蒙小焦培霞教材分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四册第5组课文中的一篇。本组课文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认识“针、忠、盏、稠”四个生字,会写“忠、导、盏”。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有趣。3.学生可以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过程与方法:多读少讲,让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读出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②朗读课文。教学难点:①学生能够认识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②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野外辨别方向方法的科学原理。教学方法根据本文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1.扶放结合法:针对本课特点,我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2.“以读代讲”法:本文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积累语言。3.“直观教学”法:通过幻灯片及板画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猜谜语,激发兴趣。教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谁能猜出来呢?出示谜语。(形如钟表不是表,不报钟点和分秒,中国古人发明它,东西南北巧引导。)指名回答。出示指南针图。指南针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现在正在野外,身边没有指南针,你怎么办呢?别急,有个叔叔告诉我们几种方法了,我们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合作学习生字。1.小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2.师生合作识字教师:好,请看大屏幕。出示要认要写的字所在的词。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你最会学哪个字?怎么记住它的?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字形,如编谜语,找反义词,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