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千人糕》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海兴县育红小学:高希杰《千人糕》教学设计海兴县育红小学:高希杰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语文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课文通过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二、学情分析学生可能都吃过米糕,但对米糕的制作过程比较陌生。因此,学生读课文时会有新奇感。对于本课所渗透的情感熏陶学生可能不易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找出并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2.精读课文,感悟每一件东西都来之不易,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懂得勤俭节约不浪费,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教学难点精读课文,感悟每一件东西都来之不易,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方法指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讨论后,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说一说,写一写。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1.欣赏千人糕的图片,说感受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1.理解课文,掌握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千人糕里包含哪些东西?(2)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3)除了包含的东西外,制成千人糕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2、参与讨论,师生共同完善板书①千人糕里有米粉、糖等。②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种稻子时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农药等。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③就算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需要很多人的劳动。师:如果缺少了这中间的哪个人,千人糕能到我们嘴里吗?生:不能。师:不错,千人糕不是说只有一千个人为它做出了贡献,而是很多很多的人,如果缺少其中的哪一个,这糕就无法到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