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独自完成课文朗读以及课文内容的简单理解,本课我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训练、探究、对话为基本元素设计教学,构建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体现“以疑促读,读中探究,自主感悟”的教学特色。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2、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初步认识了杨桃,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文中的“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板书:画杨桃)2、词语检查:学习新课之前,先检查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请大家看大屏幕。谁能把这些词准确地读出来?(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跟读,齐读。)活动2【讲授】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解词语师:谁知道“教诲”的意思?(学生回答)师:对教诲就是教育,教导的意思。那课文中说到:谁的教诲使我难忘?(预设: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难忘。)活动3【讲授】精读感悟:师:文中提到了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难忘,那么,父亲是怎样教诲我的,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父亲说的话吗?请看书找一找。师:请你将父亲的话读一读。(指名读后课件出示:第一段)齐读师:叮嘱是什么意思?(预设:就是吩咐,嘱咐。)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嘱咐了我很多次?(预设:经常)师:“想当然”是什么意思?师:(指不顾实际情况,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师:什么是“画走了样?”(预设:就是自己想着画的,跟原来的不一样。)师:你们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这段话的?(预设: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师板书:父亲:是什么样画什么样)2、、师:父亲对我的要求是严格的,那么我在学校图画课上画杨桃的时候,我有没有按照父亲说的做呢?师: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自然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自读并思考:1、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2、我是怎样画杨桃的?3、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形状?师: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预设:我看到的杨桃像是五个角的东西。)师:我是怎样画杨桃的?(预设: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师板书:我: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