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福建省长泰县第二实验小学冯杰英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押ɑo韵的韵文识字的课文。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紧紧抓住各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活动,巧妙地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到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和一些传统节日由来。课文配有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春节贴窗花和端午赛龙舟,既表现了课文内容,又可唤醒学生对节日习俗活动的记忆表象,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过节。这篇课文将会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还停留在表面。针对这一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节日时间及习俗,在课堂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从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本文是一篇韵文,内容贴近生活,节奏轻快,富有韵律美。传统佳节源于生活,学生一读句子,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设计充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佳节的习俗美,并以视频和图片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如春节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端午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在吸引大家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清明节寄托对先人的思念与哀悼,重阳节号召大家尊老爱老。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智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情感进行交流,不仅观其“言”,还品其味,悟其神。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板块主题是识字,所以本课设计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同时以课件辅助理解文中的“祭”等新接触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