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的精品小店学姐导读:十九大中与金融相关的热点主要是三个:服务实体、双支柱调控和守住底线,服务实体相对好理解,守住底线可详见周小川行长的文章,这里主要是从宏观上讨论了这三个问题,并对双支柱调控进行了详细分析,同学们可以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十九大后金融改革的重心:服务实体、双支柱调控和守住底线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并取得了瞩目成果。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既有和十八大一脉相承的主体,也新提出了服务实体、双支柱调控和守住底线三个要点,指明了我国未来金融改革的重心方向。其中,国家在广泛吸收了国际经验、并尊重本国国情的基础上,首次在中央层面的报告文件提出了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支柱”的表述。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弥补原有金融管理体制上的重大缺陷,与货币政策互为补充和制约,协调合力,共同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开放取得重要突破。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金融市场和资本金融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银行体系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建立健全,银行利率市场化浮动基本实现;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逐步培育,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也深入推进。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我国稳步推进了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改革,中间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浮动的特征更加显著。近年来外汇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参与主体不断丰富,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建设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扩容并进一步放开,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开通实施,我国货币、股票、债券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成效显著。长期来看,稳步扩大金融开放并最终使金融市场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有助于加快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增强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稳步推进。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成果。截至2016年末约56个境外央行和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并纳入其外汇储备。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占比保持在2%左右。截至2016年末,使用人民币进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