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系统观念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青年担当.pdf
下载文档

ID:3350035

大小:4.11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系统 观念 熔铸 法治 中国 建设 中的 青年 担当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以系统观念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青年担当刘坤申赵庆杰(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 0 0 0 8 8)摘要“青年强,则国家强”昭示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青年担当具有必要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法治中国建设任务,函待科学方法论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坚持系统观念”,深蕴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整体部署之中,成为新征程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实践的科学思想方法。以系统观念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青年担当,应通过深刻把握系统观念的理论阐析与坚持理据,深入分析中国青年担当的理论指导、历史传承、价值彰显与时代冀望,充分认识青年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总结出以系统观念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担当的实践进路。关键词 系统观念;法治中国建设;青年担当中图分类号 D432.6;D920.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8-4 0 5 3(2 0 2 3)0 4-0 0 9 1-0 6“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推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2 1 唯有始终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3 ,深刻把握系统观念的理论阐析与坚持理据,深入分析中国青年担当的理论指导、历史传承、价值彰显与时代冀望,深化认识青年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总结出以系统观念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担当的实践进路,促进广大青年不断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一、系统观念的理论阐析与坚持理据实践的前行路上,理论是先导、思想是旗帜。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具有一致性,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系统观念既是对客观世界存在方式的根本看法,又是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方法,体现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首先要对科学理论进行阐明把握。对此,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早已言明:“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方法。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系统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由于系统观念不仅是被历史与实践验证过的党的科学理论,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答好中国式现代化考卷,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行前瞻思考、全局谋划和整体推进而提供的科学思想方法,所以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也必须加以坚持和运用。作者简介 刘坤(1 9 8 8 一),男,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庆杰(1 9 7 6 一),男,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2 2 AKS006);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阶段性成果。91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一)系统观念的理论阐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与时俱进。当今世界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坚持系统观念是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必然要求。系统观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立足新的发展方位和新的时代特征,全面认识并准确把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核心要义、基本遵循与方法路径,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与运用好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与综合施策,才能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第一,系统观念的核心要义是“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7。坚持系统观念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我们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8 这一论述精辟概括了系统观念的核心要义。系统观念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它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动态性。系统观念体现着一种辩证思维,强调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系统,避免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坚持系统观念要求善于从全局上、整体上认识和分析问题,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而解决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唯物辩证法,始终坚持系统观念,通过对中国社会性质、发展阶段、矛盾关系等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第二,系统观念的基本遵循是“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9。新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深刻和广泛的社会变革。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整体协同的要求也就越高,任何环节发生变化都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在推动改革发展进程中,往往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坚持系统观念是基于历史经验与现实需求的综合考量。因此,在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坚持系92统观念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突出问题,进而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路径是“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0 。从某种意义上看,思维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行为和结果,因此,思维能力决定着工作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具有敏锐的思维。上述七种思维能力是指导新时代中国青年练就过硬本领、展现担当作为的重要思维方式和有力思想武器。新时代新征程路上必然存在风险与挑战,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才能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高质量发展,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勇前行。(二)系统观念的坚持理据系统观念显示出的重要理论性、科学指导性、时代发展性,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提供了充足理据。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指导性不断为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所验证,它深刻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为未来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和运用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大势、着眼全局,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经过艰苦求索、不解奋斗,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成功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贡献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二,历史与实践证明系统观念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观念强调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观念,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强对各项事业的整体性推进,这是百余年党团结带领人民的奋斗实践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得出的成功经验。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为在新时代新征程应对复杂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因此,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一科学思想方法。第三,系统观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运用系统观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认识和把握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系统观念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即强调以战略思维谋大势、以历史思维鉴得失、以辩证思维化矛盾、以系统思维握全局、以创新思维添动力、以法治思维促改革、以底线思维控风险,从全面、根本、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正确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迈进。二、中国青年担当的理论指导、历史传承、价值彰显与时代冀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人民群体中的先锋力量,是最具有创造力的当代群体。“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党历来关心青年成长、重视青年力量、强化青年培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青年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视为教育的最根本问题来抓。党百余年的历史奋斗经验深刻表明: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推动力量。(一)熔铸青年担当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著多有论及青年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也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意涵。它传入中国以后,不断与中国青年运动实践相结合,并不断融入体政府文化管理现中国化时代化的特色内容,为党领导青年运动、指导青年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遵循。在不断推动党的青年工作取得新的伟大成就中确证了自身的发展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青年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青年肩负的使命任务、青年发展的现实要求等进行了新的阐释、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1 2 ,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遵循。(二)熔铸青年担当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中国青年的“勇于担当”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其深厚底蕴来源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重视青年工作、激励青年勇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1 3 回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不难发现,一代代青年接力奋进,从百年前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振奋呐喊,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火热宣言;从改革开放之初“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新时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谱写了一部壮美的青春史诗。(三)熔铸青年担当能够彰显其人生价值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的责任,要从小我与大我的价值维度、当前与长远的时间维度、国家与世界的格局维度、虚拟与现实的空间维度出发。马克思在思考青年如何选择职业时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4 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崇高的革命理想,通过不懈地追求为人类社会的革命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深刻启示中国青年:只有与时代同心同向、与祖国同频同振、与人民同呼吸同奋进,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人生篇章。93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四)熔铸青年担当是新时代的冀望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力量,时代将责任及荣光赋予青年。广大青年承载推动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时代冀望,应该成为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和搏击者。时代在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业已开启,更需要中国青年赤诚奉献,积极担当时代责任。广大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面对敌对势力敢于亮剑,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永续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不断谱写青春新篇章。三、青年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法治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1 5 党的二十大报告设专章论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1 6,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上的一项重要任务。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既是当下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接班人与参与者。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必须注重发挥青年的作用。(一)青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人才支撑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强国的希望,是传承续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人类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1 7 法治人才培养跟不上,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很难实现。面对新的社会问题,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也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中国法治水平的提升、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是一代青年法治人才的历史责任,法学学子和青年法学工作者94要担起责任,勇攀法治高峰。此外,一个懂法的青年,就是一股普法的力量;一个尊法的青年,就是一阵护法的清风。对法律的敬畏与信仰,首先要体现在青年身上。青年要认真学习,培养法律思维、提升法治素养、培育法治精神。青年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青年是社会责任的耕耘者,中国青年的法治基本功决定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任何时代的社会变革都会牵连各个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需要强大、丰富的人才资源支撑,需要充分调动以人为主体的一切积极因素,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二)青年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先锋力量时代总是把使命和荣光赋予青年。“五四运动 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此后,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将自己的青春和理想融人国家富强的拼搏奋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 8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需要依靠人民力量加以推进。青年是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同样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勉励当代青年勇于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提出“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1 9 的要求。青年法治人才对法治建设的参与程度,影响着法治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也说明了充分激发蕴藏在青年群体中的创造伟力,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代青年只有牢固树立并坚定法治理想,成为法治思想的捍卫者、践行者,才能不断夯实依法治国的根基。(三)青年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中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青年应该充分体现责任担当,勇于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跑好接力赛,成长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中坚,努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广大青年已经成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许多社会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比如:在互联网领域,青年人是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以及各大网络论坛的主要使用者;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青年人还是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热衷群体,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显示出巨大潜能在法治建设领域也是如此,推进全民守法、夯实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必须发挥青年群体的重要作用。当代青年作为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接班人和参与者,大多处在受教育阶段和步人社会的早期阶段,可塑性强,其对法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决定了法治中国推进的顺利程度。“建设法治中国”这个宏大命题不仅是每个国人的责任,更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只有全民守法,才能为法治运行夯实基础;只有青年成长为社会中坚,才能强力推进法治强国建设进程,才能“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 0 。四、以系统观念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担当的实践进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才是第一资源,青年是先锋力量。历史总是把使命和荣光赋予青年,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道路上,法治人才的地位举足轻重,青年法治人才的培养事关长远、意义重大。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新征程上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探索熔铸法治强国建设中的青年担当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一)以前瞻性思考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的担当精神富有战略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希望赋予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2 1 这深刻揭示了青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也是不断培养和炼造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前瞻性思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前瞻性是战略思维的重要特征。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以前瞻性思考熔铸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的担当精神。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做好广大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二是丰富法治教育的理论内涵。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蕴含的理论观点和深刻道理来武装自己,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通过法治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年法治观念,使其了解和掌握法律,明确法律规范的标准和要求,让学法成为一种责任、尊法成为一种信仰,提高广大青年对法治的信任与敬畏。(二)以整体性思维提升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担当的能力整体性是事物和体系的根本特征,事物和体系在本质上是一个由各要素、各方面、各环节相互联系而成的复杂有机体。这要求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客观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从人才培养开始,必须高度重视青年的成才成长。广大青年要主动回应时代主题,全面提升内在素养和实践能力。一是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法治理想转化为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人民利益的实际行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法理素养、创新的思维和过硬的法治实践本领,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事业贡献青春力量,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担当。二是厚积薄发,砥砺前行。广大青年要加强理论学习,重视实践调研,在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处处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闪光点,传承发扬敬业爱岗、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精神;要坚持群众路线,时刻关注国情社情人情,通过刻苦钻研积淀出扎实的法学素养,继而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实践锻炼。广大青年要以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导向,锤炼品德修为、涵养高尚情操、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主动回应时代呼唤,到法治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接力奋斗诠释法治中国建设的青春担当,擦亮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底色。95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政府文化管理(三)以全局性视野营造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担当的环境全局性的视野是着眼战略和全局,从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体现的是一种观大势、顾全局、谋长远的工作能力,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法治中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强化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青年担当意义重大。社会环境状况对青年担当精神的培育有重要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激励青年主动担当作为,为法治中国建设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以全局性视野营造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担当的有利环境是时代所需,这就要求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家庭、政府、学校及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一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2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作为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青少年法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家风体现着一个家庭的传承美德、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等,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家教、家风的作用对于营造法治中国建设中青年担当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发挥高校德法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主体。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立德树人”和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打造专业力量主导、多元主体互动的法治教育特色,繁荣校园法治文化,强化“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效果,促进法治精神入脑入心。三是加强现实社会与网络环境的法治规约,努力营造青年法治中国建设担当的良好环境。在现实社会中,通过开展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等活动,积极引导青年群体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扩大依法治理领域,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广大青年投身法治建设实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网络环境中,要夯实网络空间制度基础,加96强网络环境监管,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同时,结合新时代青年群体网络行为的特点,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在网络舆情中的正向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当好新思想的传播人、网络舆情的监管人。?参考文献:1马国英,姜洁,杨昊.在民族复兴征程中激扬青春-总书记这样指引新时代青年工作 N.人民日报,2 0 2 2-05-10(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 0 1 7:3.35891016202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 0 2 2 年1 0 月1 6 日)N.人民日报,2 0 2 2-10-26(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6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一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 0 0 6:3 7 7.7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J.求是,2 0 1 9(1):4-8.11本报评论员.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一一论深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N.光明日报,2 0 2 2-0 4-2 6(1).12马振清.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探析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3(3):5 9-7 2.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 0 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 0 2 2 年5 月1 0 日)N.人民日报,2 0 2 2-05-11(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60.15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 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1:9 8.1719本报编辑部.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 N.人民日报,2 0 1 7-0 5-0 4(1).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2:1.2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责任编辑:赵忠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