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区块链赋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pdf
下载文档

ID:3349949

大小:2.68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区块 链赋能 高职 院校 融合 协同 育人 路径 探究
第2 2 卷第4期Vol.22No.4DOI:10.13750/ki.issn.1671-7880.2023.04.002以区块链赋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23年7 月Jul.2023胡婷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江苏东扬州225003)摘要: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区块链技术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特有优势,从学理层面阐述区块链技术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当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错位、多方主体沟通障碍与利益冲突以及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与评价体系等主要问题,对基于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利益共同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营造职教联盟生态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区块链;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 7 1-7 8 8 0(2 0 2 3)0 4-0 0 0 6-0 4Research on the Path of Enh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and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BlockchainHU Tingting(Yangzhou Branch of Jiangsu Unit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angzhou 225003,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the expansion of its application scope,con-nection between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integration with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becoming closer and closer.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ll be ex-erted,an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ll be expounded from the theoreticallevel.Disloc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needs,communication barriers and conflict of interests ofmultiple parties,and lack of a perfect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and evaluation system,are the main problems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industry and education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Based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effective path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innovates talent trainingmodels,and creates an ecolog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lliances.Keywords:blockchai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collaborative education收稿日期:2 0 2 2-10-31基金项目:扬州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扬州市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一一基于动力机制视角”(YZ20200212)作者简介:胡婷婷(19 8 7 一),女,江苏兴化人,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第4期基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方针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认可,很多高职院校也愿意拿出一部分教育科研资源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共享,以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有效对接。然而,从高职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实践来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错位仍是客观存在的,多方主体的参与与育人模式中的利益冲突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并且在具体落实环节中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措施和健全的评价体系。区块链实际上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它使得存储其中的信息和数据具有全线留痕、屏蔽伪造、线索追溯、透明记账、平台共护等特征,因此,去中心化是其本质特点之一1。将区块链应用于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不仅可以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中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减少利益冲突和权责不清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我国高职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进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1区块链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必然联系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A Pe e r-t o-Pe e r C a s h Sy s t e m)横空出世,文章第一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随后,作为能够保障数据库安全且不需要行政机构授信的一种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Tech-nology)首先应用于数字货币一比特币。从技术层面来看,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网络开放性、可追溯性、防篡改性和容错性四个关键性特征,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职教育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成为高职改革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2 。首先,集中式数据库存储依然是高职院校信息数据的主要方式,如果数据库受到恶意攻击或者持续干扰,那么信息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就无法得到保障。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性的特征,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将信息和数据进行更加安全的存储和认证,例如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习成果信息、毕业文凭信息等,教师的授课信息、科研信息和工作成果等。其次,信息查询与认证等工作的限制存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诸多领域内。例如,在校生的学籍信息只能由教务部门进行查询和开具证明,并且在加盖公章后才表示有效且被认可,这与当前集中式数据库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而借助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开发性特征,学校教师、在校学生以及社会公众都可以进行数据的存储、查询与认证,进而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时空组织及结构的优化,为相关胡婷婷:以区块链赋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7主体提供极大的便利。最后,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等优势特征,可以实现高职教育中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进而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例如,学生的在线学习管理、学分银行建设等,这对高职院校节约教育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将会有较多启发。2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1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首先,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改革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2 0 16 年10 月,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引入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学生技能与社会用人需求的无缝衔接,使得人才录用、岗位安排既有合理性又有科学性,有效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在高职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工作中,借助区块链技术,能有效强化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多方主体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更有针对性,逐渐构建起具有区块链特征的个性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教学体系3。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教育模式与育人思维的积极改变,而且是顺应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现实需要,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更加全面和精准的培养。其次,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打造“智慧教学”体系和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教学资源建设过程的滞后性、无效性以及偏离学生学习需求等方面的问题,进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开发富有层次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制定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将“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进行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最后,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与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区块链技术将会在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以及隐私保护等相关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熟悉和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内涵与应用现状,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中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2.2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可行性首先,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打造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共同治理模式。区块链技术的引人奠定了8协同育人的良好基础,尤其是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中涉及主体较多时,传统的集中化管理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容易出现多个主体之间利益分歧或沟通不畅的情况。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可以让企业、教师、学校的管理人员平等地参与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具体工作,各个中心的资源上传、数据维护等都是对等的,是去中心化的,因此,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可在最大限度上受到保障,在共同治理模式下也会减少很多的沟通不畅与制度障碍4。其次,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各种数据的安全保密性。例如,当校企双方在产学研过程中进行创新性研发设计时,因其具有极高的数据资源价值,这就对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此时,区块链技术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公钥密钥机制就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供了安全的加密和解密办法,能有效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很好地解决数据管理与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泄露和彼此缺乏信任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领域信息和数据的高效流通。例如,产教融合各主体参与方在借助P2P网络以及共识机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种相关数据信息的平等共享、高效使用,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此外,根据需要,特定关系的主体之间也可以建立私有链,这样可以显著提升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工作效率,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5 。3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问题剖析3.1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错位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最新需求的紧密结合不足,容易出现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雷同化,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一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以及新型产业应用人才缺失而传统产业应用人才过剩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在人才培养内容上,高职院校的培养内容通常是相对固定的,缺乏及时的内容更新与优化,侧重于基础课程和理论知识的讲授,而易忽视“现场”实践教学,且与企业等主体的产教融合也是停留在基础层面,从而影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最后,在人才培养评价上,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实现与行业标准要求的高度契合,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主要还是依赖期末考试,未能将职业认证、项目开发、绩效测评等考核方式有效融入产教融合的育人过程,容易造成学生素质水平低下、社会认可度低等方面的问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http:/w x z j.c b p t.c n k i.n e t第2 2 卷3.2多方主体参与过程中存在沟通障碍与利益冲突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产教融合中的多方诉求存在冲突。高职院校虽然拥有知识、技能、人才等要素,但是资金主要分布在企业主体当中,如果多方之间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那么就可能引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冲突与风险。尤其是对企业主体来说,其逐利性的特征非常明显,利益导向是其参与产教融合的主要行为逻辑,容易过度看重眼前利益,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存在理念冲突。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要是为了能长期利用企业在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的实践育人资源,但企业较少考虑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再加上用工需求、市场变化等因素,学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主导权、责任归属等方面也容易产生冲突。最后,从行业层面来看,企业特别重视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如何达成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创新组合,如何在市场需求下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的参与热情不够;高职院校则更加看重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定位、科学研究、专业设置等内容。因此,传统模式下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很难做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同频共振。此外,校企双方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和共同发展也是一大现实难题。3.3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与评价体系完善的制度保障是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是产教融合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从一些地方推进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来看,有些地方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但是政策的实效性与法制性缺乏足够的保障,很多只是临时性政策,缺乏长期有效的保障,难以有效发挥对高职产教融合的引领作用。同时,大多数产教融合项目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无法为产教融合的投人与产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导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中过程与结果相脱节,不利于后期育人模式的优化与改进。此外,由于制度保障与评价体系上的不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资源整合相对较差,政行企校各方未能建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互惠互赢的良好局面,进而影响了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4以区块链技术赋能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4.1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可以解决利益相关方对合作价值的信任第4期问题,从而在行业内和行业间建立共识机制和信任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不仅可以实现交易成本与沟通成本的降低,而且能有效增强协同育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融合度,进一步调整成本优化和利益分配机制。总而言之,利益驱动与分配是各主体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根本动力。因此,各主体方要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开放透明的特点,以及其信息沟通方面的优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协同发展理念,打破过去“各自为战”的观念限制,各节点主体也应尽可能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借助共享账本、机器共识、智能合约等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可以构建多元主体之间的低成本互信和高效便捷的信息共享机制,持续优化各环节之间的资源配置,有效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等浪费行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协同育人模式,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算法、数字加密和分布式数据库等特征,发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独特作用,使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纠纷问题得以消解。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多方主体之间数字合约的签订与执行提供安全记录的载体和可靠的数据存储环境,既能保障多元主体之间合作沟通的顺畅和利益的合理分配,又能避免第三方机构协商仲裁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上的浪费问题6 。4.2基于区块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当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和优势,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变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格局。首先,区块链拥有强大的数据记录、存储、跟踪和维护的功能,可以在学生入学登记、成绩录用、学分转换、证书管理、教师招聘、资金使用等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建立起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并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次,区块链的高度开放、共享、合作、动态发展等核心理念,也能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带来启示和契机,促使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目标,紧密结合行业趋势和地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校企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精准供给。最后,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搭建智能学习管理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永久保存的特性,构建有效防伪、公正可靠的认证系统7。此外,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优势,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全面开放共享和动态更新,并将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分布式储存,从而降低数据中心化存储的不利影响,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各方数据共享,开启职业人才培养的新范式。胡婷婷:以区块链赋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育科学版),2 0 2 0(4):5 5.7李伟.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 0 18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18:7.闵海英94.3基于区块链技术营造职教联盟生态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必然会涉及多个主体,地域分布上的零散与较长的时间跨度也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起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互信机制和高效的信息交互机制,搭建高效运转的联盟生态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借助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以产教深度融合为载体,践行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一体化培养。同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协作联盟组织的作用,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集聚和整合,规范多方主体之间的合作程序,延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由“不稳定的、机械的机构结合”向“可持续的、深度的要素融合”的转变,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系统的生态结构,实现产教供需生态平衡,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5结语综上所述,基于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可以有效减少高职院校产教脱节方面的问题,为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培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职教育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等机构的合作,促进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可以实现企业、学校、人才之间供给与产出的无缝对接,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针对性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 林杨现民,李新,吴焕庆,等.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与现实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 0 17(2):36.2李旭东,曾艳英.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 0 18,39(34):2 1.3李校垫,李鹏.地方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策略与思考:基于温州大学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4):55.4孙长远,庞学光.现实问题与解决之道:对我国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若干检讨J.教育发展研究,2 0 19(增刊1):7 8.5李梦卿,邢晓.区块链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 0 2 0(17):6 2.6孙长远.职业教育项目制中竞争机制的限度及其超越:基于政府治理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责任编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