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战略管理会计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一)市场全球化使企业面对更激烈的竞争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不仅要保持住现有顾客,还要不断发展新的顾客群体,企业面临的市场已从过去的已知顾客群转向包括潜在顾客在内的多样化的顾客群体。为满足多样化顾客的不同需求,企业的生产组织必须从传统的、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能对顾客不同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的“顾客化生产”。(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形成了生产高度电脑化、自动化,这不仅为企业进行灵活多样的“顾客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1、成本计算传统管理会计以成本性态作为研究的起点,推崇变动成本法,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下,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使利润的实现建立在产品销售实现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现实性。现代企业是建立在高度自动化基础上的技术密集型生产:技术含量越高,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越大,而制造费用的发生在“顾客化生产”方式下是由多因素驱动,与产品产量关系不大;自动化程度越高,必然由多技能的工人操作,直接人工与间接人工的界限逐渐模糊,人工成本大部分转化为固定成本;但变动成本法只把直接材料计入产品成本,而这是实际产品成本中很小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作业成本法则可以弥补变动成本法的不足之处。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有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2、存货控制传统管理会计采用“经济订货量”对存货进行控制。管理人员通过平衡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等来追求最优存货,竭力寻求一个理想的经济存货量的数学模型。实际上,企业追求的目标应是企业的整体效益,而非存货的局部效益。不断追求经济批量,会使管理人员错误地认为:只要按经济批量采购、生产,企业就可以取得效益。这一模型本身只考虑了成本因素,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忽略了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存货购入、发出的时间减少存货。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此时存货对企业来说就形成一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是对决策错误及无效率的默许。“经济订货量”模型极易导致存货积压。因此,企业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