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乡飞播造林的经验与对策.pdf
下载文档

ID:3331183

大小:60.51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乡 飞播 造林 经验 对策
第 43 卷第 2 期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Vol.43 No.2 2023 年 6 月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2023 收稿日期:2023-04-27 新乡飞播造林的经验与对策 职庆利1,霍宝民2,陈盼3 (1.新乡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河南 新乡 453000;2.河南省林业资源监测院,郑州 450045;,3.新乡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河南 新乡 453000)摘 要:从 1979-2018 年的 40 年间,新乡市飞播造林作业面积 10.87 万 hm2,成效面积 2.8 万 hm2,早期的飞播林已郁闭成林,开始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在新乡市山区造林绿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了新乡市飞播造林发展历程,总结了成功经验,提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关键词:飞播造林;经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2630(2023)02-0035-03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东经 113 23114 59,北纬 34 53 35 50 之间。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辖 12 个县(市、区)、1 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 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 82.49 万 hm2,总人口 617 万。山区 15.24万 hm2,占 18.5%;平原 67.25 万 hm2,占 81.5%。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水系流域面积 4 184 km2,占全市面积的 51.2%,主要支流有天然、文岩渠和金堤河等;海河水系流域面积 3 985 km2,占全市面积的 48.8%,主要支流有卫河等。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野生动物约有 480余种,水獭、猕猴和山豹为国家级保护动物。鸟类 85 种,黑鹤、白尾海雕、斑嘴鹈鹕和丹顶鹤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天鹅、金雕、秃鹫为国家级保护动物。植物种类属温带类型,主要树种有 79科、193 属、476 种,其中裸子植物有 8 科、16 属、28 种。被子植物有 71 科、177 属、448 种。飞播区域位于太行山南坡,涉及辉县市、卫辉市和凤泉区 3 个市(区)的 14 个乡镇。总面积为12.426 万 hm2,占全市总面积的 15.06。由于断层影响,山势陡峻、多峭壁和深切的沟谷,海拔在1 500 m 左右,山前有海拔 300400 m 左右的丘陵;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多集中在 7、8 月份,年降水量 500600 mm,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山区土壤主要为褐土、棕壤土;植被主要有天然次生栎类林;侧柏、油松、栎类、刺槐、杨树等人工林;以胡枝子、虎榛子、连翘、绣线菊、马角刺、荆条、酸枣、黄刺梅、杜鹃等为主的灌木林和以白草、羊胡子草等组成的荒草坡。1 发展历程 1.1 试验与推广阶段(1982-1983)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全国开展飞播造林试验的号召下,新乡市于 1960 年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辉县太行山区进行飞播造林试验,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缺少关键技术,飞播试验失败。1982 年,河南省在伏牛山试验成功后,推广到辉县、卫辉的太行山区进行飞播造林试验。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合理确定播期,采取适宜树种,提高作业技术,加强后期管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试验获得成功并取36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得良好效果。1.2 大力发展阶段(1984-1998)1984 年后,飞播造林在新乡市太行山区进行全面实施,年均飞播作业面积 0.33 万 hm2,最高达到0.53 万 hm2。辉县薄壁、上八里、沙窑、三交口及卫辉拴马等乡镇的深山区已基本郁闭成林,并成为新乡市森林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1.3 稳步推进阶段(1999-2017)经过前期的大力发展阶段,新乡市飞播造林逐渐转移至东部浅山丘陵区,随着多效复合剂包衣技术和阔叶树种飞播造林技术试验的成功,打破了新乡市单一树种的局限性,促进了山区树种结构的调整,避免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加快了山区绿化步伐。1.4 升级换代阶段(2018 年至今)2018 年前,新乡市均采用“运五型”飞机开展飞播造林,随着飞播造林的发展,集中连片和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地已基本完成,仅剩人为活动频繁、自然条件差的浅山丘陵区及深山区的一些林中天窗需要实施作业。2018 年新乡市首次采用“欧直-小松鼠”直升机进行飞播作业,直升机机动灵活,播种量准确,种子落地均匀,既省时又省力;2019年新乡市首次在辉县开展无人机飞播造林试验,无人机具有灵活机动、起降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播撒精准化等特点,将在加速新乡市困难地造林绿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 成功经验 2.1 领导重视,强化宣传,保证飞播造林顺利实施 自新乡实施飞播造林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飞播造林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将飞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飞播造林顺利实施;二是成立组织,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林业、财政、气象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飞播造林指挥部,一手抓飞播造林,一手抓基地建设;三是军民共建,加强与新乡陆航机场沟通,争取支持,形成“军民共建、绿化太行”的统一行动。四是媒体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飞播造林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飞播造林的舆论氛围。2.2 科学规划,严格检查,确保飞播造林取得成效 飞播造林能否成功,播前准备和飞播作业是关键。一是搞好科学规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播区全面踏查,根据播区自然条件,搞好作业设计,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二是选择合理播期:按照省、市气象资料,选择合理、适宜的播种时间,做到播前有墒,播后有持续阴雨天气,确保飞播质量和成效;三是保障飞行作业:认真配合民航部门,搞好飞行作业,保证飞播质量和飞行安全;四是加强质量检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飞播种子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确保种子质量,提高飞播成苗率。2.3 依靠科技,深入探索,提高飞播造林科技含量 新乡自开展飞播造林以来,始终重视新技术的推广。近年来,随着 GPS 自动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飞播造林作业精准度;驱避剂、生根粉、保水剂等包衣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飞播造林种子的保存率和出苗率;飞播多树种试验,改变了飞播由原来单一树种向多树种发展;积极配合省站针对飞播造林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开展调查研究,飞播树种选择、膜化和丸粒化处理、播前地面处理、无人机飞播应用、春播秋播试验等技术试验研究,寻找影响飞播成效的制约因素,不断提高飞播造林的科技含量。2.4 建立基地,发挥飞播林综合生态效益 据成效调查,目前新乡市飞播造林成效面积已达 2.8 万 hm2,辉县东部山区森林覆盖率由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的 32%提升到 53%,西部山区森林覆盖率由开始的 18%提高到现在的 42%;卫辉原东拴马乡的森林覆盖率由 1984 年的 4.3%提高到了目前的43.6%。建成了不同类型的飞播林基地:一是以油松、侧柏为主的针叶树种的飞播林基地;另一种是以侧柏、臭椿、黄连木、盐肤木等为主的针阔混交飞播林基地。据辉县调查,针叶林基地林木平均胸径已达 818 cm,每亩株数为 100330 株,现已陆续开始实施抚育间伐;针阔叶林基地林木平均胸径已达28 cm,每亩株数约为 150260 株。通过飞播林基地建设,不仅推动了基地与乡、村林场建设相结合,实现“基地办林场,林场管基地”的目的,还巩固和提高了新乡市飞播造林成效,增加了山区森林植被,加快了山区绿化步伐。通过实施飞播造林,新乡市山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但具有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据测算,新乡市2.8 万 hm2飞播林每年综合效益达 85.35 亿元。郁闭成林的飞播林使山区的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如辉县市的万仙山、八里沟、齐王寨、天界山、宝泉等;卫辉的跑马岭、龙卧岩、皮定军指挥部(柳树岭)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统计,年接待游客 842万人次,年社会综合效益达 30 亿元。第 2 期 职庆利等:新乡飞播造林的经验与对策 37 2.5 加强管护,落实责任,巩固飞播造林成效 飞播造林是基础,后期管护是关键。一是建立健全管护组织,落实护林责任。县、乡、村 3 级层层签订飞播造林责任目标,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全力解决好护林人员的工资报酬,确保“种子落地,管护上马”;二是坚持以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严禁在播区割草、放牧和垦荒,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和巩固飞播造林成果;三是采取“飞、封、造”相结合,提高绿化成效。对天然次生林较多、植被较好的区域,大力推广“播封结合、以播促封”的成功经验,注重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对立地条件差、植被破坏严重的浅山丘陵区,采取补植补造,重点治理,切实增加山区森林植被。3 存在问题 随着飞播造林工作不断深入,造林面积不断增加,飞播林急需加强经营和管理。一是飞播林经营管理相对滞后,部分已郁闭的林分密度过大,出现个别林木生长衰弱、死亡等现象;山区放牧对幼苗、幼树形成致命威胁,造成幼苗死的死,伤的伤,部分苗木多长成“小老树”;冬春季森林火灾频发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尤其是飞播林,除人为因素外,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枯枝落叶层厚,常会引起森林火灾发生;针叶纯林极易发生森林病虫害。二是飞播资金相对短缺,受种子价格、飞行费用上涨,种子处理,人工费的提高,飞播造林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现在适宜播区多为困难地,要提高飞播成效,需要在地面进行破土、扩穴等地面处理,增加了飞播造林的投入成本;由于没有后期经营管理经费,难以及时进行飞播林的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4 发展对策 4.1 正确认识飞播造林工作 飞播造林是一项全社会受益的公益事业,了解飞播造林的优势和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不同形式,加强宣传,全力支持和做好这项有益的事业。新乡市尚有 2 万多 hm2灌木林需要改造,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和探索,拓宽飞播造林区域。按照河南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新乡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新乡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努力改善和提升新乡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4.2 强化飞播造林经营管理 牢固树立“三分造、七分管”的思想,大力推广“播封结合,以播促封,以封保播”的成功经验,强化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健全管护制度。强力推进飞播林经营管理,明确“谁山、谁造、谁管、谁收益”,落实责任和措施,确保飞播成效,提高飞播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4.3 提升飞播造林科技水平 飞播造林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把科技贯穿于飞播全过程。针对薄弱环节,一方面要加强播区树种、播期选择、种子包衣、地类的扩大、低效林改造等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飞播造林的技术含量,提高飞播成效。4.4 争取资金支持、降低飞播成本 一是积极争取和落实省、市、县 3 级飞播资金,确保飞播造林顺利实施;二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把飞播林的经营管理纳入年度财政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补助,确保飞播林的经营管理顺利实施。三是根据季节气候,因地制宜、合理安排飞播时间,及时掌握播区中长期气象预报。积极协调飞行等相关部门,确保在雨季顺利完成飞播造林任务,保证播后出苗率,降低飞播成本。(责任编辑:王文彬)(上接第11页)3 赵晓敏,霍常富,沈海龙.影响林木插条生根的内部及环境因子研究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7(05):12-16.4 赵坤,吴际友,程勇,等.楸树无性系嫩枝扦插繁殖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07):66-69.5 王长兰,陈发菊,金玉佩,等.楸树的开花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34(09):1 981-1 987.6 李爱敏,吕保聚,徐虎智,等.金丝楸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01(04):15-32.7 刘晓君.基于不同插穗处理方式的楸树硬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6.8 张博.环境因子智能控制下的楸树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9 韩创举.楸树无性繁殖技术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10邓华平,王正超.不同扦插设施条件下金丝楸嫩枝扦插生根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04):381-384.(责任编辑:王文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