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改变命运MPACC联考逻辑一点通说明1)本章节主要探讨的范围是MPACC联考逻辑部分。众所周知,MPACC联考作为一种优秀人才选拔的能力考试,自然,《综合能力测试》中的逻辑推理题型考查的重点是:考生能否具备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在复杂多变情况下处理众多信息的应变能力。2)仔细对比历年逻辑推理题目,不然发现MPACC联考中的逻辑推理题很多题目大量来源于GMAT(国外商学院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行政能力倾向测验》1科目和GCT-ME(工程硕士)全国联考入学考试原题和部分改装题。据某MPACC考前培训机构2005年不完全统计:2002年1月逻辑试题中引用GMAT原题超过了20题,2003年1月逻辑试题中直接引进或改装的GMAT逻辑试题接近10题,2004年1月逻辑试题直接引进国家公务员招考考试题目达6题等等,所以针对这种新趋势和稳中求变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把握题型的变化规律,熟练应用解题方法和技巧。1周喆《运用真值表知识快解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试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第187页-第189页考研改变命运3)特别注意的是:公务员考试逻辑题目和GCT—ME逻辑题目题干选项只有4项,而MPACC联考逻辑题目选项有5项。大家都知道:20%与25%选择机率的正确性是有一定差别的,所以通常而言,MPACC逻辑题比公务员逻辑题和GCT逻辑题难度系数高很多。不仅仅是试题难度的增加,而且MPACC逻辑的阅读量一般也比较大,阅读字数比较多,通常情况下,每道逻辑题(含五个选项)字数是200字—250字左右。MPACC逻辑典型例题一、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MPACC联考逻辑题中有这样的试题:例题2: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2作为MPACC联考逻辑初次学习的资料,本章节提供的例题都比较简单,MPACC联考完整选项是5个。现经过技术处理,降低难度,故意删掉其中一个选项,在此有必要向读者朋友解释一下。考研改变命运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历年至今,在全国联考MPACC联考逻辑题中屡见鲜见。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