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绪论1-1扼要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2)键能、键的离解能(3)键长(4)极性键(5)σ键(6)π键(7)活性中间体(8)亲电试剂(9)亲核试剂(10)Lewis碱(11)溶剂化作用(12)诱导效应(13)动力学控制反应(14)热力学控制反应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键能: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键的离解能: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以双原子分子AB为例,将1mol气态的AB拆开成气态的A和B原子所需的能量,叫做A—B键的离解能。应注意的是,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分子中多个同类型的键的离解能之平均值为键能E(kJ.mol-1)。(3)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称为键长。(4)极性键: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共价键,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成键电子云非对称地分布在两原子核周围,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性质,另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性质,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共价键。(5)σ键:原子轨道沿着轨道的对称轴的方向互相交叠时产生σ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σ键。(6)π键:由原子轨道侧面交叠时而产生π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π键。(7)活性中间体:通常是指高活泼性的物质,在反应中只以一种”短寿命”的中间物种存在,很难分离出来,,如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等。(8)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从有机化合物中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获得电子对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电试剂。(9)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把电子对给予有机化合物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核试剂。(10)Lewis碱:能提供电子对的物种称为Lewis碱。(11)溶剂化作用:在溶液中,溶质被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称为溶剂化作用。(12)诱导效应:由极性键的诱导作用而产生的沿其价键链传递的电子对偏移(非极性键变成极性键)效应称为诱导效应。它可分为静态诱导效应和动态诱导效应。(13)动力学控制反应:在有机反应中,一种反应物可以向多种产物方向转变时,在反应未达到平衡前,利用反应快速的特点来控制产物组成比例的,称为动力学控制或速率控制。(14)热力学控制反应:在有机反应中,一种反应物可以向多种产物方向转变时,在反应未达到平衡前,用平衡到达来控制产物组成比例的,称为热力学控制或平衡控制。1-2简述处理化学键的价键法、分子轨道法和共振论。答:价键法要点:价键的形成可看作是原子轨道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