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专业社会工作在西方产生并逐渐成形。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会。然而,对熟悉在“全能政府”格局下生活的中国人来说,专业社会工作还是有待认识的新事物。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本质,它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功能,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都是不可不察的问题。本编对上述有关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作一些介绍,作为阅读本书的入门。同时,本编也力图从总体上提出一些概括性的理论分析,以便读者能在一定的理论层次上去领悟社会工作的实质,并对以后的阅读起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作为尊重人、关心人并致力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工作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及社会思想有关。西方文化有崇尚个人价值的传统。但是黑暗的中世纪抬高神而贬低人,使人的尊严受到损害,使人的发展受到压抑。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l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l972),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资本家阶级是财富和权力的占有者,工人阶级则是贫穷的和无权的阶级,而且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