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Vol.31JOURNALOFSHAVXINSTITUTEOFECONOMICMANAGEMENTNo.2第2期第31卷Jun.20232023年6月山西经济学院学报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经验与反思以长青学院为例口张飞霞(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730020)【摘要】校企协同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形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广度、融合度直接影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长青学院财政学专业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但是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提高,给长青学院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也使校企合作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针对长青学院财政学院专业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分别从明确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专业对口实习基地、调动企业积极性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方法和途径,切实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合力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关键词】协同育人;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01(2023)02-0086-06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压力之下,我国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对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各高校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调整和优化,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长青学院自2001年建校以来,就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和渠道,并积极签约实习单位,构建实习基地。经过二十多年的培育、拓展,共建立了近20个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长青学院财政学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自建校以来,长青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和“勤笃行、真善美”的校训,明确办学定位,主动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健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行业专家校内老师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等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在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方针的指导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