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育2023年8月(下半月)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与实践周丽萍(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促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知行合一、打造优质案例等举措,有效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劳动教育;管理模式;校本化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周丽萍,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高级教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提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要想发挥劳动教育真正的育人价值,需要设计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评价时看重学生在思想意识、精神品质上的收获,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整体谋划构思,将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连接打通,进行一体化设计,分学段、进阶式实施劳动教育。一、强化顶层设计,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形成由校长亲自监督,政教处、教务处、科研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同时,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做到全课程融入、全主体参与、全过程评价。(一)构建“三层级”管理模式,保障劳动教育落地实施由校长、业务副校长组成的规划层负责课程设置、统筹规划、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政教、教务、艺教、科研等部门中层领导组成的指导层,承担课程的建设、组织、协调与指导工作;全体教师组成的实施层,负责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方案。(二)强化教师劳动素养,保障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高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先决条件在于劳动专、兼职教师充足的师资储备以及其较高的劳动素养。受专业、师资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一度是学校的难题。为此,学校一方面合理设置劳动专、兼职教师岗位,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培训,提高教师认识,厘清劳动观念,树立人人都可以成为劳动教师的意识;另一方面,广泛吸纳社会经验方略77辽宁教育2023年8月(下半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