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艺术天地1387/2023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山东省东营市胜利锦苑小学李吉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通常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和自身积累的美术理论和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鉴赏、分析和评判,从而了解其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和所包含的精神思想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小学美术鉴赏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新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从鉴赏的本质入手,探索科学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途径,从而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培养小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和科学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优秀的美术鉴赏能力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简单的生活来讲,鉴赏能力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以艺术鉴赏为依据,可以形成某种“美术批评”,并按照某种标准,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作出理论分析与价值判断。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等多种要素给人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所以不管是鉴赏写实作品还是抽象作品,细细品味之后都会获得很大的情感反馈。美术鉴赏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由于年龄尚小,生活经验和认知层次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观意识和行为控制能力较为欠缺,因此小学生对教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尤对低年级的学生,这个现象更为明显。正是小学生的这些特性,小学时期才成了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所以对这个时期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打好美术鉴赏能力基础,可以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长久的效益。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理论对美术作品进行有效鉴赏,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会造成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美术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在传统的教学中,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这也是小学美术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美术教师应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