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策略.pdf
下载文档

ID:3310520

大小:1.34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2-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小学语文 教学 中的 习作 教学策略
强化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要素。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差异,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有着直接联系。从现阶段小学生写作质量来看,内容较多脱离生活实际,不知所云,句子表达不通畅,内容模式化严重,缺乏真情实感。这些现象的出现,需要教师在反思的同时,基于整体要求制订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随着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发展,国家对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教师要立足学生写作的现状,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策略,以学生的写作学习体验作为教学策略实施的依据,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一、简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展的目标就是通过教师对课程的深度研究和分析,制订出系统化的习作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低年级的语文时,应该重视通过造句的训练提升学生词汇和句子的应用能力。通常来讲,教师可以给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写成一句话,以此方式促使学生对写作形成初步的概念,并让学生体验书面写作与口语表达之间的差异化,确保能够提升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中年级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来练习写作,把学生生活与习作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观察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运用自己的语言形成书面的文字。学生进入到高年级后,经过系统化的训练,已经拥有基础的写作技巧,通过给定写作的主题,便可以形成一篇简短的文章。这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运用的词汇、语句、语法以及标点符号等是否准确合理,并引导学生加强修辞手法的应用,确保写出的文章内容与主题相融合,且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策略王萍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南小学周有利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 摘要:陶行知认为,教育最初就是为了人的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有好有坏,生活的教育作用也有好有坏,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情况更加受到重视。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能力和方法技巧正处在初步掌握阶段,其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综合考虑写作技巧的传达,同时将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融合,寻找真实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深化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新的写作方式,更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重视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和语言组织的方式。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即教育;创设情境2课程与教学研究二、当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发展现状分析从现阶段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作与生活相悖,他们并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日常素材积累意识,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存在编造内容的现象。教师也缺乏系统性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和学习的方法,教、学、做并没有统一,教的方法并没有根据学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也并非根据做的方法。尽管教师会在相关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中的好词好句加以摘录,但是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进行使用。现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更多是采取机械化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落后。目前的教学训练中,针对小学语文作业素材积累而采取的教学方式有所局限,从而影响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习作质量呈现增速不足的状况。同时,由于习作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层次性,学生对作文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大部分学生谈“作”色变,习作学习很被动。因此,教师急需更新教育理念,让习作生活化,优化习作教学策略,实现教、学、做合一。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优化策略(一)巧用信息技术,鲜活学生的习作素材受到传统化语文习作教学模板写作方式的影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无法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首先,教师需要规避模板写作方式带来的教育弊端,深度分析学生对写作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征,积极采取现代的习作教学理念以及先进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对语文习作教学葆有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把学生的生活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而确保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找到写作方向。如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时,教师可积极采取现代化教学方式融入其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教师可围绕写作主体,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呈现出动态化、生动化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下深度理解写作内容、把握写作方向。例如,在开展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习作三让真情自然流露的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图片中的人物,你认为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猜一猜,发生什么事情让他们的心情变成了这样?”以情境创设和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对写作主题以及写作内容产生好奇和兴趣。此外,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享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例文,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其中的优美语句和优秀段落,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内心所想,并将口述转变成书面文字,以此方式来降低文章的写作难度,进而帮助学生找到写作方向,为他们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奠定基础。(二)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表达陶行知认为,教育最初就是为了人的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想确保学生写出的文章具有深度且能够打动读者,就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把习作和生活结合起来,用学生的语言,写学生的生活。首先,只有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其中,并搭配优美的词汇和句子,才能确保学生的写作质量和写作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创设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促使学生在良好、舒适的情境中积极表达,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化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激发。具体来讲,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和抒发自身的情感,在丰富学生内心情感表达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将情感抒发与文章的写作相结合,进而确保教师的写作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写作部分时,教师在课堂进行现场实验,把“鸡蛋浮起来了”这个实验带到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在真实的实践中,学生的眼、手、口等动了起来,基于真实的实践体验,就能写出具体可感的文章。(三)勾连课内课外,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素材是分不开的。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若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思维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更加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在当前的教学情境下为他们建立更加合理的教育培养策略,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指导提供更加积极的教学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课外内容的学习积累,提高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作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例如,阅读“四大名著”、海底两万里等经典文学作3名师慧语品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带着“做好读书笔记”的想法去读书,利用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读批注、阅读赏析,阅读书中的一句话、一个情节、某个人物读到精彩之处,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回过头来再读一读。记录让读书笔记实体化,学生在有感觉的地方就批注一下,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觉得这个句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甚至可以背起来,记起来,通过书写加深印象。让阅读向纵深发展,促使学生边读边赏,边读边思,边读边积累,帮助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对当前内容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四)关联真实生活,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重视将实际的生活内容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可通过三方面引导学生将习作与生活关联起来:1.认真观察周围的内容,细心观察身边的环境。2.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积累生活经验。3.热爱当前的生活环境,将生活中的内容更好地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可在深度分析和讲解阅读内容后,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建立联系,想一想自己学校中的一个场景,并提出问题:“如果你变成一名导游,来介绍我们的学校和校园生活,你会怎样介绍?又会介绍什么呢?”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写一篇书面小短文。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自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校园,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在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写作中,进而提升作文的品质和感染力。(五)教学手段多元,助力形成习作能力写作考查的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应用情况,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1.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仿写来提高写作水平著名作家汪曾祺认为,初学写作者,几乎无一例外要经过模仿的阶段。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一次演讲中也谈到仿写这个话题,他认为,一个孩子在初学作文的时候,应该反复地、有意识地模仿名家。仿写并非抄写,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仿写训练是一种从课本理论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过渡与延伸,符合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天性。同时,从模仿优秀文章入手,可以缓解学生写作的压力,减轻他们的负担,也能降低写作难度,在学生积极主动的状态下鼓励他们突破模仿的限制,加入自己的语言与想法,实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过渡,夯实写作基础的同时,让文章更加出彩。例如,在阅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细致分析,让学生习得“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一描写方法。深度阅读并习得方法以后,学生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会自然地模仿起冯骥才的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合理选取仿写材料,学生逐步掌握仿写技巧,并在写作中加入创新思考,表达真情实感,关注细节描写,做到仿中有创,仿中有活,从而掌握写作的要领,并活学活用,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拉近学生与知识材料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无错字漏字,才能保证练笔达到教学预期目标,以此来引导学生掌握较为高级的仿写技巧,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我的心爱之物习作时,教师可与学生分享优秀的写作范文我的心爱之物字典,并深入分析文章中“老师就像老师就像”这一句式的运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3.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提纲,逐步搭建写作“大厦”写作提纲好比房子的结构,结构搭建好以后,房子的雏形就有了;同样,写作提纲列好了,学生的习作就完成了一半。例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奇妙的想象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以范文为例文,写下作者的写作提纲(抓住特点,去哪里,做什么,等等),习得列举写作提纲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习作对象的特点,用同样的方法列习作提纲,从而逐渐养成独立写作的习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小学习作课程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重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创设真实的习4课程与教学研究作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新时期的课程教学改革下,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写作教育引导。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写出高质量的作品。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熟悉当前的教学形式,并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语文写作的教学水平,形成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进而为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参考文献1 何爱军.小学语文低年段写话与中年段习作的教学衔接策略 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1(4):117-118.2 罗华妮.“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1(4):45-46,55.3 宋小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35):71.4 陈晓景.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2):67-68.5 刘才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法的策略探究 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9):22.6 左珍珠,王天生.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过程生活化策略的研究 J.文渊(中学版),2020(6):673-674.7 王冬妹.巧思优习悦心创作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J.考试周刊,2021(15):39-40.8 杨丽楠,刘丹,张海洋.小学语文习作中的“三真”教学浅议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J.空中美语,2021(9):685-686.9 黄瑞琴.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部编小学六年级上册“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例 J.散文百家,2020(33):170.10 李平.巧思优习悦心创作 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四优”策略 J.华夏教师,2020(20):50-51.5名师慧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