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目标】1、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坐标都为整数);2、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3、能根据点的位置关系探索坐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坐标之间的关系探索点的位置关系.【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难点:探索特殊的点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在图1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你能说出三角形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吗?2、思考:在上面的问题中,点B和点C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符号与什么有关?二、学习新知1、象限的概念:以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四个象限的概念,如图2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探究点的位置与它的坐标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的习题第2题的填表.然后分组讨论:(1)四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有什么规律?(2)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最后归纳出一、二、三、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分别是(+,+),(-,+),(-,-),(+,-).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出:x轴的正半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是零……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既有利于对四个象限概念的理解,又有利于对点的坐标的理解。3、口答:分别说出下列各个点在哪个象限内或在哪条坐标轴上?A(6,-2),B(0,3),C(3,7),D(-6,-3)E(-2,0),F(-9,5)]设计意图:这里安排一组口答练习,是为了及时运用前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是为下面例题的学习做准备。4、例题:教科书.处理方法:先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图,然后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使学生养成先找横坐标,再找纵坐标的习惯.同时突出两条垂线的交点才是所求的点的结论.设计意图:这里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由教师示范,再让学生练习。三、探究活动活动一:教材“探究”.处理方法: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进行归纳:1.为了方便,我们一般以正方形的两1条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四种情形).另外,按图3的方式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也是常用的.2.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同一个点就会有不同的坐标,但正方形的形状和性质不会改变。设计意图: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体验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差异。活动二:分别写出图4中的点A、点B、点C的坐标,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