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11美学模拟卷(二)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不属于艺术分类的原则【】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现实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2.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A.性感学B.理论学C.感性学D.逻辑学3.“绝对精神论”是【】的观点A.海德格尔B.马克思C.康德D.黑格尔4.想象活动是产生一定审美价值的工具和手段,需要受到【】的限制A.审美理解B.审美体验C.审美感受D.审美活动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125.可以初步在主体意识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属于艺术鉴赏的【】阶段A.品B.悟C.观D.感6.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就在于通过理性对感性加以节制和净化的是【】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马克思D.席勒7.体现了近代西方二元分立的思维特点的是把美育当作【】A.人格教育B.情感教育C.艺术教育D.道德教育8.汉语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指的是【】与人的语言的关系A.社会形态B.人文形态C.审美形态D.艺术形态9.审美活动由于体现着【】而具有价值性A.人生价值B.社会价值C.世界价值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13D.理想价值10.审美发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的出现A.原始审美对象B.现代审美意识C.原始审美主体D.原始审美意识11.中国古人认为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使主体在感化中,经过审美,深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的人格,这种观点认为美育是【】A.德育B.化育C.教育D.感育12.西方审美形态与宗教意识紧密联系,中国审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的特征,指的是审美形态与【】的关系A.文化精神B.道德精神C.宗教精神D.世俗精神13.在美学史上,对优美的探讨,是随着对【】的探讨不断明晰起来的A.理性B.感性C.优美D.崇高14.提出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论的是【】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14A.黑格尔B.尼采C.克尔凯戈尔D.恩格斯15.【】起源于人对生命与生存意义的怀疑与追问A.喜剧B.荒诞C.丑D.美16.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是【】A.亚里士多德B.席勒C.柏拉图D.马克思17.【】从异化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A.柏拉图B.席勒C.亚里士多德D.马克思18.上海的杨浦大桥,不仅仅是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桥梁,就其结构、造型、外观等方面而言,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