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3.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2)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微点拨】锥形瓶内的导气管不应伸入锥形瓶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的排出。4.氧气的检验与验满方法:(1)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_________,如果木条_____,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2)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时,当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如果木条_____,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收集满。集气瓶中复燃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集气瓶口复燃二、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和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改变质量化学性质【微点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1.判断正误:(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提示: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不能马上收集,因为此时的气体中混有锥形瓶内的空气。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产生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2)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提示: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可使氧气从瓶口逸出的速率减慢。(3)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提示:催化剂概念中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4)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提示: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2.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通电分解水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C.氯酸钾受热分解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解析】选B。A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节能;B反应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生成物环保、操作也很简单;C、D反应需要加热操作相对比较麻烦。3.现有质量、浓度都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中不加二氧化锰,纵坐标表示产生氧气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C。a中加入二氧化锰,使得反应速率提高,相同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完所需时间比没加催化剂的b更短,但不论加不加催化剂,最终产生氧气的量是相同的。从a比b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