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word版课题等腰三角形【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经历等腰三角形的探究过程,能初步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有关性质.【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方法指导:1.等腰三角形题目所给条件是边或角时,没有指明底、腰或底角、顶角时,必须分类讨论.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应用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和顶角的平分线,而不是腰上的中线和高.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情景导入:探究: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图中虚线对折并减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答:△ABC是等腰三角形.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阅读教材P121,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由情境导入中折叠的等腰△ABC,思考并回答:(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什么?(2)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吗?(3)沿对称轴折叠,你还有什么发现?2.等腰三角形是__轴__对称图形,它的__顶角平分线__、__底边上的中线__、__底边上的高__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__所在直线__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相等__.范例1.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若∠BAC=60°,则∠BAD=__30°__.\s\up7()\s\up7()仿例1.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__20__.仿例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为(B)A.30°B.45°C.60°D.90°仿例3.(黄石中考)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AC,∠ABC=72°,则∠ABD等于(B)A.36°B.54°C.18°D.64°《新教案》word版行为提示: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有展示、有补充、有质疑、有评价穿插其中.教会学生整理反思.检测可当堂完成.仿例4.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若AD=AE,如图所示,试说明:BD=CE.证明:如图所示,过点A作AG⊥BC于点G. AB=AC,AD=AE,∴BG=CG,DG=EG,∴BG-DG=CG-EG,∴BD=CE.等边三角形有何性质?答: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除此外,它特有的性质是: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