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20.2数据的波动第1课时单元20学科初中数学年级八下学习目标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过程;2.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3.经历探索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数据波动中方差的求法,积累统计经验;4.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的理解及公式运用;难点理解方差公式、能够运用方差判断波动程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回顾】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回顾平均数,并给学生计算时间,之后用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为接下来的引入方差的必要性做铺垫.问题:班级要在小明和小红中选出一个人,去参加数学竞赛,根据下列5次成绩的平均数,能确定谁去参加比赛,取胜的把握更大吗?分析:小明5次成绩的平均数小红5次成绩的平均数教师提示:平均数相同,谁的成绩更稳定,取胜机会更大.稳定性用什么特征值判断呢?学生试着做一做,回答问题回顾上节课涉及的知识,为本节课继续研究反映波动趋势的代表量打下基础.讲授新课【合作探究】教师活动:以集体探讨话题的形式,带领学生讨论①提醒学生这是一个样本估计总体的问题;②关注产量和稳定性的研究中,产量的衡量可以根据平均数,借助图象,从而引入稳定性也需要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个特征值来表示.问题1: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单位:t)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呢?提醒:这个问题是样本估计总体的问题;产量的衡量可根据平均数.分析:≈7.54,≈7.52.说明在试验田中,甲、乙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可以估计这个地区种植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问题2:为了直观地看出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的分布情况,把数据画在图中.追问:谁的波动较大?(根据图象,点偏离平均线的距离判断)甲种甜玉米的波动较大,乙种甜玉米的波动较小.追问:用什么量来刻画呢?【归纳】一、统计中常采用下面的做法:设有n个数据x1,观察图象,讨论并发表看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结合图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中点偏离平均线的位置,观察出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