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有理数的加减2.有理数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3.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计算(口答)(1)(−25)+(+35);(2)-3+(-7);(3)-10+(+3);(4)+10+(-3).2.探究:课本第20页,某地某年2月3日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4℃.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5℃比-4℃高9℃.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生:5-(-4).师:如何计算呢?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教法说明】第1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第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生:(+10)-(+3)=+7.师:计算:(+10)+(-3)得多少呢?生:(+10)+(-3)=+7.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10)-(+3)=+10)+(-3).(1)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生:可以.师:是如何转化的呢?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教法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2.再看一题,计算(-10)-(-3).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生:-7即:(-7)+(-3)=-10,所以(-10)-(-3)=-7.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生:(-10)+(+3)=-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10)-(-3)=(-10)+(+3).(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教法说明】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