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笔记上课日期月日星期教学课题3.1同底数幂的乘法(3)课型课堂形式纵横□/小组□/马蹄□/其它□人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的乘方法则2、会计算积的乘方。3、会进行简单的幂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法则,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步概括抽象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进行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理解法则的探索过程和掌握并正确运用积的乘方法则。难点运算中有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等多种法则,运算时正确运用运算法则是本节的难点。板书设计教学辅助过程教学内容设计说明一、回顾与思考用逐步展示的形式回顾复习n个a1、幂的意义:a·a·……a=an2、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法则:am·an=am+n(m,n都是正整数)3、幂的乘方运算法则(am)n=amn(m,n都是正整数)上课开始时对旧的相关知识的复习梳理,即能巩固已有的知识结构,又为构建新知识奠定基础。序号过程教学内容设计说明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合作学习(1)根据乘方的意义(幂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4×6)3表示什么?(4×6)3=(4×6)·(4×6)·(4×6)=(4×4×4)·(6×6×6)=43×63(2)那(4×6)5,(ab)3又等于什么?(3)探索:由特殊的(ab)3=a3b3出发,你能想到一般的公式吗?猜想:(ab)n=anbn2、论证猜想n个ab(ab)n=ab·ab……·ab(幂的意义)n个an个b=(a·a…·a)·(b·b…·b)(乘法交换律、结合律)=anbn(幂的意义)3、分析法则(1)积的乘方法则:(ab)n=an·bn(n为正整数)积的乘方乘方的积上式显示:积的乘方=积中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后的积(2)你能认出法则中“因式”这两个字的意义吗?(3)(a+b)n=an·bn吗?(a+b)n=an+bn吗?通过合作学习,一步一步的展开即体会幂的意义,又逐步在探索新的知识,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猜想、论证、归纳,即构建了新知识,又体验了知识的发生过程。法则分析,更能在理性上把握法则。过程教学内容设计说明4、公式的拓展(abc)n=(n为正整数),为什么?说明时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利用乘法结合律,把三个因式的乘方转化为两个因式积的乘方,再用积的乘方法则。另一种思路是仍用推导两个因式的积的乘方的方法:用乘方的意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1、阅读体验,解析例题(1)例4:计算下列各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