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教学设计课题二次根式的概念授课人素养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感悟利用数学符号表示实际问题的意义.2.理解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领会数学分类讨论思想.3.会求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在解题过程中利用不等式(组)模型来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正确习惯.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识别,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教学难点会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复习回顾,旧知启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内容,为突破本课时的难点做准备.【知识回顾】1.16的平方根是±4,算术平方根是4.2.0的平方根是0,算术平方根是0.3.-2有没有平方根?有没有算术平方根?答:-2没有平方根,也没有算术平方根.【教学建议】学生代表独立回答,教师提示并总结,引出二次根式的有关知识.活动二:问题引入,自主探究设计意图这里是利用开方开不尽的式子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通过第2点,并结合复习回顾要引导学生说出只有正数和0才有算术平方根,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通过第3,4点,要使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探究点1二次根式的概念阅读教材P2例1上方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教材P2上方的思考中三个问题的答案依次为,,,.2.上述四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答:它们表示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3.什么样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答: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4.想一想:如果a<0,那么是否为二次根式?答:不是.【对应训练】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为二次根式.(1)(√)(2)(×)(3)6(×)(4)(√)(5)(√)(6)(x,y异号)(×)(7)(√)(8)(×)(9)(√)2.教材P3练习第1题.【教学建议】学生思考,并完成相应的问题.老师应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上述问题的结果中式子的特点.【教学建议】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教师总结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①形式上带有二次根号;②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正数或0),即a≥0.第2题是二次根式的应用,目的是感知二次根式的产生是实际的需要,注意开方应满足的条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求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的依据和解题步骤.探究点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阅读教材P2例1及下方思考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确定式子中字母x的取值范围的依据是什么?解题步骤是什么?答:依据:二次根式的概念.解题步骤:由x-2≥0,得x≥2.当x≥2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2.(教材P3练习第2题)当a是怎样的实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