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一、导学1.导入课题:如图,直线a、b是铁路上的两条铁轨,它们会相交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两条直线——平行线.2.学习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能叙述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3.学习重、难点:重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难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1至P12“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教材,重点部分做好圈点;动手操作画图,并观察图形总结规律.(4)自学参考提纲:①定义: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不相交,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a∥b.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相交和平行.④联系实际生活,列举平行线的实例.a.如右图,已知直线a及直线a外两点B、C.b.用直尺和三角尺分别过点B、C作直线a的平行线,分别记作直线b和直线c.c.结合画图过程,观察所画图形,思考:过点B(或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直线b和直线c有何位置关系?答案:1条;b∥c.d.归纳总结:平行线的画法(用三角尺为例):一“落”:把三角尺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三“推”,沿直尺推动三角尺,使三角尺与已知直线重合的边过已知点;四“点”,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所画直线即为所要画的线.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与垂线的性质1相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用符号语言表述为:如果b∥a,c∥a,那么b∥c.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①“过直线外一点画该直线的平行线”的作图是否会操作.②平行公理与垂线性质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否清楚.(2)差异指导: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理解画图的依据.2.生助生:各小组相互交流、纠正认知误区.四、强化1.平行线的概念及画法.2.平行公理及推论.3.练习: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2)直线AB与CD相交,点P是直线AB、CD外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