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12年第11期●高校园地摘要:文章以公共危机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类型和特点,并从国际政治、国内社会、高校管理、学生个体等四个方面探析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五点对策,从而提高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确保新时期下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81-02高等院校是社会高等教育的依托和载体,也是社会结构中最为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也随之不断增加,因此通过深入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特质及形成原因,并加以预防和应对就显得尤为迫切。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分类和特点1.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突发事件也称紧急状态、危机事件,荷兰危机管理专家罗森塔尔(Rosenthal)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定义危机,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政策的事件”。按照国际上的一般看法,突发事件是指社会生活中一类事前难以预测、作用范围广泛且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公共事件。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基于以上理论,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可以阐述为: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短时间骤然发生,并迅速演化为较大规模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甚至危及高校形象和声誉的事件。2.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其一,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由于校园有大量的学生聚居,所以很易爆发公共卫生类的突发事件,主要以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事件为主。其二,政治敏感类突发事件。青年学生往往关心时政要闻,并具有良好的政治愿望和爱国热情,但是有时候却没有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或是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和利用,容易引发突发事件。其三,人身安全类突发事件。由于社会大环境日益复杂,加之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日益广泛,由此带来了更多的治安、交通等问题引起的人身安全类事件,包括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在校大学生意外身亡事件。其四,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往往是突发的,且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