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EngineeringValueEngineeringValueEngineering1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种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中,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性质和机理,将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性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高校内突发事件主要有:第一类是自然灾害,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等。第二类是公共性事件,如食物中毒和流行性疾病,如2003年非典事件,2009年甲型H1N1流感事件。第三类是人为灾害事件,包括火灾、校园交通事故、漏电事故、建筑事故等。第四类是群体性事件,如非法集会、游行、罢餐,张贴散发煽动,利用网络传播煽动师生参与群众性事件,冲击党政机关要害部门。第五类是校园伤害事件,如学生自杀自伤事件、群体斗殴、师生冲突、劫持等暴力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会直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如果处理不及时,还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影响校园稳定和发展,甚至会危害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2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2.1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不可抗拒事件的发生。如当地震、水灾、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高校人员相对集中,不能在最短时间疏散,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伤事件。这些事件具有不可遇见及破坏性大等特点。流行性疾病也是自然因素引发的对高校产生负面影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它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并且给高校的正常工作秩序带来较大影响。流行性疾病发生时,高校纷纷停课,对学生进行隔离,调整教学计划,教师组织学生自学。2.2大学生容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时期,缺乏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危险的能力,此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信仰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差等情况,所以他们在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时容易冲动,容易采取比较偏激的方式。2.3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学生,由于学生思想单纯,当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容易采取过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集会、游行等,这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就会乘机进行煽动,导致事态扩大,还会制造暴力事件,嫁祸于学生。3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辅导员要具备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