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历下区(非在编)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教育理论》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66题,每小题0.9分,共59.4)1.【答案】A【考点】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与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相对而言,年幼儿童的社会生活进程是可预测的。儿童社会关系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历程:首先是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然后与其他的家庭成员建立关系,再与非亲属关系的成人、与同伴等建立关系。社会交往的范围从家庭扩展到邻里,从托儿所或其他的儿童看护中心扩展到正式的学校。埃里克森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理论表明,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必须解决主动对内疚的人格危机。成功地解决这个阶段的危机将会使儿童产生自主感和积极抱负。早期教育者通过给儿童提供机会使其发挥主动性、接受挑战和取得成功。A项正确。B、C、D三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答案】D【考点】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与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玛西亚的同一性类型。玛西亚基于埃里克森的理论,提出同一性的四种状态:同一性获得性、同一性迷失型、同一性延缓型、过早闭合型。其中过早闭合性是指个体未经历同一性危机,相反他们根据父母的选择而不是自己的选择,过早地形成了同一性。题干里中学生李某认为一切都听从父母或者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即可,属于过早闭合型。D项正确。A项:同一性获得是指在个体已经经历了一次心理上的延缓并已经探索了同一性问题和危机,开始发展更加永久的个人承诺时,他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同一性迷失是指青少年没有择业意向,也没有对理想信念的任何承诺,当青年期结束时,他们没有取得任何进步。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同一性延缓是指青少年已开始尝试对职业和理想信念做出选择,但是还不能对任何一种做出确切的承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答案】A【考点】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的强化程序。强化程序是指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强化程序可分为连续强化程序和间隔强化程序。间隔强化是指间隔一定时间或比例才给予强化。间隔强化又分为两类,即时间式和比率式。时间式又分为定时强化和变时强化;比率式又分为定比强化和变比强化。定时强化,即固定时距程序,即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题干中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作业,因此属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