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2008年攻读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71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答案请写答题纸上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列宁的物质定义2、实践3、度4、经济基础5、生产方式二、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简要加以分析。每小题6分,共30分)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4、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3、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述实践中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及其意义?2、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历史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第2页共2页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应当如何全面认识和把握这两段话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其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