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大赛博文写作:学生,我们慢慢来这是我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第八个年头,这八年对我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个时间段,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职业,并在职业道路上追求和探索。2010年,我多了一重身份,有了孩子,做了家长。在研读各大排行榜的教育书刊后,我忽然有了一个彻悟的想法:教育管理学生就应该拿出对待孩子一样的心智和心劲,慢慢来。慢慢来,并不是强调我们要过于沉着或者冷静,而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我们老师、家长作伴,共同面对各类问题,当我们一起慢慢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那么学生也就慢慢成熟起来,便可以“出师下山”,送出校门了。用好说服教育工作中,我们总是难免碰到一些让我们“头疼”的学生,不管用什么方法,他们还是很消沉,还是老犯错。比如上午倡导礼貌着装,下午便看到学生穿着拖鞋穿梭于校园;刚嘱咐多学习少上网,没几天又看到学生频繁出入网吧;强调吸烟有害健康,容易引起火灾,到宿舍又发现了几个还带着小火星的烟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精神殿堂,学生必须在一定的纪律范围内从事学习和生活,而教师更不能纵容甚至鼓励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因为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于是我便和那些爱出错的学生们进行了“持久战”:以说服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不断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在整个说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不能怀疑、贬低学生,不能对学生失望、泄气,更不能与学生产生对立。其实,学生的错误行为,都是一些深层问题的显现,而“持久战”中我们有义务去探查到那些问题,然后和学生去解决。后来,一个毕业生给我的留言中写到“感谢您无数次的说服和鼓励”。我相信,我们没有坏学生,只有行为错了的学生,改了之后,不再犯类似错误,就是成长。我们共同期待的美好场景便是——辅导员与学生的相互理解与尊重,真正形成亦师亦友的融洽和谐。学会情绪管理现在,部分学生喜欢把自己生活的琐事、趣事发布出来,所以业余时间登录微博、微信,浏览动态,评论说说,点赞转发已是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由此一来我养成了一种明察秋毫的“癖好”,捕捉到了许多学生的另一番面貌和不轻易表露的情绪,例如,能够看到学生的签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世界杯开始了”,“猥猥琐琐”,“孤独是最残忍的”……对于励志类和日常类的信息我基本作简单的了解和互动,而对于失落类信息则必须引起重视,做持续的关注,并抽一个恰当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帮他们走出阴暗的角落。记得我所带的2010级新生,入校第三天,有学生动态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