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2.王熙风和林黛玉分别是()的气质类型。A.胆汁质和黏液质B.多血质和抑郁质C.黏液质和抑郁质D.抑郁质和胆汁质3.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更为突出。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4.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B.直觉思维C.抽象思维D.形象思维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身教重于言教”忽视了教师传授知识的天职B.“教师应该遵守法律”是法律要求而不是师德要求C.在市场经济时代,要求教师廉洁从教是一句空话D.教师不思进取也是不符合师德要求的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的成熟时期始于()。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7.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确立起()。A.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B.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稳定的教学秩序观念8.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A.长善救失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9.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调节作用的是()。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动机D.道德认识10.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A.正确,教师应终身学习B.正确,教师应无私奉献C.错误,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D.错误,教师已储备足够知识11.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12.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A.教师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集体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13.某教育局为将一所初级中学打造成示范学校,将全县的所有优秀教师调配给该校。该县教育局的做法()。A.正确,有利于提高该校质量B.正确,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影响C.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4.下列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是()。A.努力B.能力C.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