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个译,MTI专业辅导@翻了个译,MTI专业辅导吴敬琏: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15年10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成立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隆重举行。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的报告。中国经济增长从2011年就走上了一个降速的下行的通道,同时存在着一系列的经济矛盾开始显露出来,因此,对于将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讨论和当前碰到的问题,在这个中国的发展路径上,所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向、政策,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的动力是什么?就变成现在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政界讨论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有两种分析框架,并引出的不同的方略,不同的对策。第一种分析的方法呢,就是从需求侧去进行分析,就是在中国大家把它叫做三驾马车的分析方法,就是说中国为什么经济增长走入了一个下行的通道呢,是因为需求乏力,总需求有三个部分组成,就是所谓三驾马车,这就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种分析方法,它是源自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这个框架。就是说产出是由需求决定的,那么需求呢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它是由四个项目组成的,就是投资、消费、净出口和财政赤字。那么在中国把它简略为三驾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下行的通道呢?是因为需求不足,这三驾马车的力量不够。所以由这种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要使得中国增长保持一个比较高的速度,办法就是增加需求,那么寻找各种增加需求的办法,都试过了,最后就落脚到投资,增加投资来拉伸这个经济增长的速度。这种分析方法他的对策,在我看来,在理论上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用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的分析方法,去研究中国的一个长期增长的问题,当然对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他的基本判断是不是对,在我们这里是有争论的。但是不管是对还是不对,用一个短期的分析方法去研究一个长期的问题在理论上,恐怕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另外从实际的表现来说呢,中国其实用这种方法来应对GDP增速下降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2009年采取了非常强的刺激政策,想拉伸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它在2009年到2010年只在很短的时期,把这个经济增长速度从年增长6%左右拉伸到8%以上,甚至到了10%,但是很短暂,到了2010年的年末就开始进入了下行的通道,从2010年到现在,几乎每年或者隔一年就会采用这个强刺激的方法希望拉伸。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