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在课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实验,把制作电磁铁这一技能训练安排在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会并制作出了符合要求的电磁铁,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后作业是上网查询电磁铁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当第二天我去上课时,很多同学都围着我数说电磁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从"课前制作电磁铁"到"课堂探究活动"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在课堂中,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下,学生能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设计实验中,能集体合作,认真细致地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这一切无疑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的活动中。三、课堂上极大地激发了每位同学的潜在的聪明才智。在猜想过程中,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很多种猜想并能较好的说出自己的猜想依据。在设计实课后反思验过程中,同学们居然设计出四种方案,有的甚至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虽然有的设计不很完善,但很有创意,最终通过同学们的共同讨论成为最佳方案。在这些过程中,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并体会到交流的益处。本节课的最大不足是:为了赶时间,交流评估环节略显仓促,有些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交流出来。而说出自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成功之处和不足,不仅可以警示自己,还能让其他同学得到启示。在今后的探究活动中应注意指导。通过《电磁铁》这一课的教学,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意义有多么深远;"用教材来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会给学生制造更多的科学探究机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