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体验微视频拍摄乐趣》第二课时学校: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梅香学校姓名:刘伟平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回顾第一课时基础知识,分享校园微视频,引导学生用微视频记录更多珍贵的影像,体会劳动之美。(二)学情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机通信更加方便快捷,使用手机拍摄精彩的微视频,成为当下影像记录的新形式,也是当代初中生热衷的一种娱乐方式。七年级的学生对使用手机拍摄非常熟悉,而且对于信息技术十分感兴趣,接受能力强,本次劳动课程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校园微视频拍摄,感受劳动之美,激发对生活的热情。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七年级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对话问答、互动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微视频拍摄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环节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操,力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三、教学目标(一)回顾微视频的基础知识,分享多姿多彩的校园微视频。(二)在小组合作中,体会视频拍摄的乐趣,乐于拍摄更多主题的微视频。(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在实践中体会劳动之美,感受劳动的光荣与伟大。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会视频拍摄的乐趣,乐于拍摄更多主题的微视频。五、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发现策略、师生互动策略六、课时分配一课时,15分钟七、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温故知新1.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关于微视频拍摄的相关知识,包括:工具准备及专业术语说明。2.知识拓展:介绍分镜头剧本。(二)活动二:躬身力行1.与同学们分享一段校园微视频,感受校园微视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2.线下小组合作视频分享。(三)活动三:劳动评价1.根据小组视频完成活动评价表。活动评价表评价内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优良加油优良加油优良加油剧本编写画面美感拍摄创意积极参与团队合作2.根据活动评价表评选:最佳作品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合作奖、最佳优秀个人奖。激励同学们向优秀小组及个人学习,根据评价表完善自己小组的作品,不断进步。(四)活动四:学而思之同学们完成一部校园微视频后,已经掌握了拍摄校园微视频的基本技能,并且产生了拍摄微视频的浓厚兴趣。除此以外,还要通过此次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反思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请同学们思考:1.完成一部微视频,除了具备基本的拍摄知识,还需具备哪些条件?2.还有哪些主题微视频可以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