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风采》教学案例发表时间:2011-12-112:07:56访问次数:569来源:人美版第11册第15课《神州风采》教学案例【背景介绍】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倡: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不是把美术看作技艺的传承,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多年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效果很好。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也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有兴趣才能促使积极的想象,进而升华为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再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学生心灵中的创造探索的欲望,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地去想象创造,放飞想象的翅膀。本案例为人美版小学美术第11册《神州风采》一课,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从观察到表现,从现实到想象,从平面到立体多方位地欣赏自然景观,把美术与语文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对自然遗产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了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设置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古代文明遗存和大自然给于地球的奇特自然景观及珍稀动、植物共同形成的地貌,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对象分析】师生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研究我国目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在了解、欣赏的基础上,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教学要点概述】教学内容:《神州风采》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双基目标: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等。情感目标: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