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谁》说课稿武汉第一寄宿小学易端一、教材理解:《猜猜我是谁》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培养他们用线条进行造型的能力。这一课,通过人物头部背面的写生,发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自己的同学是最熟悉的,但是大部分同学从来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其他同学的头发,更没有注意到它的美感,画人物的背面形象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好习惯。二、教学目标:1、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条造型的方法。2、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描绘同学的背面特征,培养用线造型以及组织画面的能力。3、增加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抓住人物背面头部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来表现头部的特征。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造型表现基础,通过几年的学习,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开始尝试学习写实的技能技巧,但是方法还比较简单。而线条的表现手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通过以前的训练基础,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发挥,所以用线条表现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四、教学方法:1.创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观察,提高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用比较和讨论等方式观察细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4.教师示范法,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的运用。5.展示评价法。五、教学流程:1、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采用小游戏的方法导入课题。先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宣布游戏的名字“猜猜我是谁”和游戏规则后,游戏就正是开始。我展示了班上几位同学的背面头部相片,让大家以抢答的形式猜猜分别是谁,猜对了的同学则可为该组夺得一枚小印章。我故意将题目没有设计完,孩子们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想接着玩,趁此时宣布课题揭起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告诉大家本节课就是要学会画同学的背面头部。2、探索发现:然后我采访了刚刚抢答的学生:你怎么这么快就猜到是谁呢?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发型特征”和“头部特征”这两方面来。通过情景的设计,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引出课题,布置任务,任务就是让大家找出本组头部最有特点的模特,每组的模特特点各不相同。有的是一个小平头,有的是长辫子,有的是发型很乱,有的是辫...